|
石竹圆梦—“益”起来 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就业 南洋村溪边“私家”菜园 公益项目 项目编号:SZ2022-03 前言 2022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文章指出,要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文章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第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四,深化农村改革。第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第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项目简述: 闽侯县竹岐乡深山中的南洋村地处山间盆地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明清古村。历史悠久,有着600多年历史。2020年,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传统文化村落。南洋村的上下佛塔、百年观音阁,连接古驿道的县不可移动文物点溪边桥,散落村间的许氏祖厝、阮氏宗祠、林氏祖厝等明清古建筑……每个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并承载着村民太多太多的回忆。 在南洋村,建在村民家门口的休闲绿道,沿着村里两条溪的溪畔,穿村而过。串联起了村庄的人文景观。绿道是南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漫步在古道、古桥、古厝间,处处可见光阴打磨的印记,让人不禁遥想这个山中古村的昔日辉煌。 南洋村有不少明清古建筑,其中,溪边的许氏古厝最有代表性价值,因为它的形制最完整,留存最好。通过这座晚清木构民居建筑,人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人居环境状态。 该项目是通过对南洋村溪边的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和梳理,以与当地农民共同成立合作社为单位,以公益角度和出发对项目进行管理和运营,项目以租农民的田地,请农民来耕种,带农民再就业,增农民多收入等系列措施来加快南洋村产业兴旺,促进南洋村农民就业,提高南洋村农民收入,带动南洋村旅游发展。打造以休闲体验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项目主题: 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就业——南洋村溪边“私家”菜园 公益项目
项目宗旨: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村资源利用;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带动农村生态旅游;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项目规划与延伸: 一、溪边“私家”菜园 介绍 “私家”菜园是将农民闲置和荒废的地以年以亩为单位向农民租赁,租来的地再聘请农民来打理,这样不但解决了农田闲置和荒废问题,从而还增加并提高了农民收入。然后用竹栅栏将地进行分区分块成“菜园”,每块菜园面积30~50平方不等,可种一年四季当令蔬菜瓜果等。菜园旁的几间土房进行加固改造,在保留原土房土墙的原生态外观上,增加了茶桌茶几等茶歇空间;几个简单的土灶和简易锅具,让大家在菜园田间,享受着用自家菜园的天然无公害蔬菜带来的野炊乐趣。 菜园每块每年以980元向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公益认捐认领,认捐后可给自己的菜园署名或冠名,不需要自己打理菜园,菜园想种什么由农民帮忙耕种和管理,到菜园的菜成熟后,可以带上家人和孩子,邀请亲朋好友自驾游,走进山里,进入田间,体验生活;漫步在南洋村的古道、古桥、古厝间,感受南洋村的历史文化。(或由项目相关人员收成后配送到家) 菜园的另一功能是公益共享,也许每块菜园的种植品种不一,大家可以共享菜园的收成成果。 “私家”菜园目前已实施中,共有***亩,***块菜园,认捐的费用主要作为农民的打理和管理菜园的费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换了个方式奉献爱心,为慈善公益事业做贡献,在做公益的同时还有自己的专属菜园,享用自家菜园的天然无公害蔬菜。 还有种植**亩的公共西瓜,孩子游乐区(草地滑坡,筹划中)。 二、稻田摸鱼 介绍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下田干活,溪里摸鱼,上山采野果……;但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最多在城里河边走走,到周边海边逛一逛,去果园摘摘草莓、枇杷,体验下游乐场里的钩鱼乐趣。 稻田摸鱼是将租赁的稻田进行围拦,引流溪水,放入水库的***鱼,让孩子们在原生态的泥田里玩泥、戏水、摸鱼,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农田生活,亲近自然,感受真实生活带来的不一样体验,享受摸到鱼抓到鱼的一种快乐。 在稻田里摸鱼,摸到鱼简单,想抓到鱼并非一件易事。在这体验过程中一是锻炼孩子下泥田的一种胆量,二是在体验过程中锻炼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三是可以与家长与亲子互动,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 三、体验农家生活 品尝土鸡土鸭 统一规划和动员部分农民养土鸡土鸭,租用或借用农民房屋作为项目联络点和休息点,为前来游玩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等以最优惠的价格供应土鸡土鸭,同时为他们提供宰杀、炖煮服务。农民采用当地的草根草药进行炖煮。 四、鱼塘垂钩 (筹划中) 对溪边荒废的池塘进行整理改造,在保留原生态池塘环境的基础上,对池塘边进行生态化加固改造,引流天然溪水和水库**鱼,为爱好垂钩者提供一个山中林间垂钩环境。 五、烧烤露营 (筹划中) 在溪边整理一片烧烤露营区域,供爱好露营者使用。
除了以上项目外还可以游览明清古建筑、溪边戏水、登山采野果、休闲绿道等旅游项目。
项目执行时间:长期; 项目实施区域:福州市、南洋村 项目风险:资金问题、运营问题 项目风险应急准备: 一、资金风险 1、在资金允许条件下进行项目扩展; 2、在项目分项目管理和运营上,综合考虑分项运营附属品的有偿提供,以保证分项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 3、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4、联系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社会组织、企业家等多方合作,提高项目知晓度的同时拓宽了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运营风险 1、每个分项由专人负责管理; 2、盈收合理分配和利用,倡导农民参与管理,提高农民收入; 3、资金允许下,请专业专职人员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 4、项目以安全为首要责任,以人身安全为重中之重,加强游客游玩体验中的安全管理。 “私家”菜园部分图片: 稻田摸鱼活动 部分图片: 生态鱼塘: 为了帮助智力残疾孩子及困境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鼓励他们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2022年5月3日,正值五一劳动节假期,福建省石竹慈善基金会携手福建省永传助残扶贫服务中心带领30组特殊家庭和爱心志愿者前往闽侯南阳村开展“牵着蜗牛去散步”乡村田园亲子体验活动。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STEP1 体验炸油饼 STEP2 临溪戏水 挖野菜 采野草莓 STEP3 稻田摸鱼 体验童趣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参与活动的“蜗牛”们及其他困境家庭的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乡村气息,而且亲近了自然,开阔了眼界,感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与家人、亲友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社会适应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项目联络人:陈春森 13799997520(微信同号,加好友备注项目名称) |